1月18日晚,学校食堂里弥漫着淡淡的肉骨茶香,来自马来西亚拉曼技职学院的留学生亲自下厨,精心准备了咖喱鸡、肉骨茶等家乡特色美食,以此表达对老师们辛勤教导的感激之情。
当天上午,学校为留学生们精心策划了一场温馨而隆重的结业典礼,党委副书记何百通出席并寄予临别赠言,他希望留学生们铭记衢州留学之旅,和母校老师同学常来往、多交流,常回家看看;希望积极为两校深度合作搭建友谊之桥;希望回去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促进中马两国文明交流、增进人民友谊和深化国际合作的友好使者。
何百通为拉曼技职学院教师赠送文创产品。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魏小华为留学生颁发结业证书。
拉曼技职学院教师代表罗慧婷发言,对学校为拉曼技职学院学生提供留学学习机会表示感谢。
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林钰珍发言。
学员代表发言。
2024年11月5日,近30名马来西亚师生跨山跃海,来到中国,来到衢职,开始了一段丰富多彩的留学之旅。近三个月的时间里,留学生们体验了中国现代工业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汇交融,这段旅程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实践,为两校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等方面共同探索国际化教育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培养中国足彩网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合作样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丰富。中国书画课上,留学生们了解了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和梅花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体验了如何使用吸管吹出树干的形态,以及如何用手指点出梅花的形态。中国戏曲课上,详细了解中国戏曲脸谱的历史渊源、色彩寓意以及不同角色的脸谱特征后,留学生们起画笔,小心翼翼地调配颜料,运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在小小的面具上勾勒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
剪纸课上,留学生们从基础的折纸技巧学起,一张张红纸在留学生们手中翻飞,剪刀在纸面上轻盈跳跃,孔子的温文尔雅、李白的豪放不羁、杜甫的忧国忧民,都被留学生们用灵巧的双手生动地呈现在了剪纸作品上。通过观看纪录片,结合张骞、马可波罗的传奇路径,留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回顾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探讨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历程,并特别关注了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马来西亚,见证了中国瓷器、茶叶等文化传播发展的辉煌历史。
留学生们的文化实践课是“在指尖遇见非遗”。竹编课上,衢州常山竹编非遗大师毛春良现场传授竹编技艺,留学生们体验破竹与编织、定型与打磨,“经纬交错,纵横交织”,竹条通过交错、穿插、缠绕等手法,从简单的扇面编织到复杂立体的竹篮竹篓,精益求精的每一步都让留学生们深深领悟匠心独运的“工匠精神”。
蛋雕课上,留学生们在衢州蛋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衢州市民间工艺大师潘夏皓指导下,在鸡蛋上绘制草图,再用特制工具小心翼翼地刻划线条。一把刻刀,潘夏皓能在薄薄的鸡蛋壳上刻上山水、人物、花鸟,摇身变成栩栩如生的艺术品,精细的操作让留学生们叹为观止,让留学生们深受启发,见证了巧夺天工的中国传统技艺。
课余时间,留学生们踏上了文化探索之旅。漫步在西湖边,参观了城隍阁、万松书院等地,了解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和白娘子等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深刻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在烂柯山拾阶而上,参观烂柯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聆听了王质遇仙的传说,留学生们仿佛能感受到古人下棋时仙气缭绕的仙境,感受了中国围棋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的深厚围棋文化的底蕴。流连于形态各异,气势磅礴的根雕艺术殿堂,留学生们在开化根宫佛国沉浸式体验根雕艺术与佛教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汇交融。在城市展览馆深度了解了衢州的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多方面的成就与未来愿景。在博物馆的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中,读懂了衢州从古代文明到近现代的辉煌历程。在孔庙仔细聆听了孔子生平事迹、儒家思想以及孔庙建筑特色的介绍,领略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孔子的思想与教育理念。在水亭门历史街区,近距离感受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文化遗产,纷纷惊叹于衢州历史遗迹保护与积极拥抱现代化的完美融合。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留学生们更是大开眼界,深深折服于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强大。在三维数字化建模设计课程上,他们在老师指导下利用先进的软件工具,将创意转化为逼真的三维模型,感受到了数字技术的无穷魅力。逆向工程及3D打印课程上,他们学会了从实物中获取数据,再通过3D打印技术将其复原或创新。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数字孪生与虚拟调试技术应用等课程上,在智能工厂模拟环境中,他们利用虚拟现实(VR)设备和仿真软件,实现了对真实生产场景的高度还原,亲眼见证了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高效运作,学习了如何通过编程和调试,使机器人完成复杂的生产任务,参观了浙江金维克家庭用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观摩了不锈钢片切割、焊接、冲压、抽真空、注塑等流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学习中,留学生们对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和技术实力深感敬佩。在全国技术能手等教师的指导下,他们学习了新能源汽车的构造、维护与保养以及故障诊断技术,参观了浙江衢州电车之家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了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和机动车修理和维护等过程,留学生们纷纷感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对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充满信心。
留学生们还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活动,与中国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与音乐社的同学们纵情高歌,抒发情怀;与“壁行者”攀岩队携手挑战,共攀高峰;与篮球队并肩竞技,挥洒汗水。在机电工程学院的第十二届机电文化节上,留学生们与中国同学同台切磋,同场竞技,无论是精密的机械结构设计,还是复杂的编程调试,合作与竞争,他们都与中国同学展开了激烈的智力较量,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在学校青春成人礼晚会上,与机电工程学院和街舞社、龙狮社的同学们共同合作进行了中马合作文化交流展示《“龙”行天下 “马”到成功》,展现了两国学生之间的默契与友谊,更彰显了青春无国界、梦想共翱翔的美好愿景。
近三个月远离家乡故土,身在异乡的留学生们难免有些许不适。机电工程学院的老师为留学生们贴心的联系了电话卡业务,在降温来临之前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添置被褥,做好各类生活保障工作。在意寓和睦团圆的冬至夜,中国同学邀请马来留学生们携手共度,一起动手包饺子,共话友谊,同享团圆。更暖心的是,在新年到来之际,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林钰珍邀请孩子们前往自己家乡一起跨年,与留学生们围着篝火话家常,带他们在坡阳古街体验宋制新年祈福大会,走进年味市集,沉浸式体验中国跨年喜庆味道,感受宋韵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次留学之旅,对于马来西亚拉曼技职学院的留学生们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科技与文化交融之旅。他们在中国这片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土地上,体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中国职业教育与智能制造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与理解,见证了中国工业现代化的高度发达,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段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中的宝贵财富,激励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 和两校的进一步合作贡献力量。
(宣传部 机电工程学院 国际交流合作处)